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关键词: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  (2016-02-23 14:11:33)

 

 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一、民间曲艺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工鼓锣为省级非遗项目,传承人张福昌正在作示范演唱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1、工鼓锣

工鼓锣是流行于苏北地区并受到地方群众广泛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。工鼓锣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夏以前,传说大禹治水时期就靠它来激发治水将士的士气,但真正作为一种艺术并形成完整的说唱形式则大约在清代中叶。

清同治年间,工鼓锣传入灌云,至今已有八代传人。民国初年,工鼓锣在灌云一代盛传,

知名艺人就有100余人,艺术风格上逐步形成了南江、北徐、东张、西张四大流派。说唱的内容有《杨家将》、《岳飞传》、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以及《单刀赴会》等“小书头子” 。工鼓锣书目大致分为大版书、小词书和书头子三种。

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工鼓锣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工鼓锣艺人自发成立各种“艺人救国会”、“艺人集训队”等进步组织,编唱《打倒小东洋》、《伪军十叹》、《反扫荡》等新书目,起到了鼓舞人心、团结人民、凝聚力量、消灭敌人的作用,为根据地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当时,一些艺人利用自己的专长和艺术手段发动民众,以特殊身份加入革命组织,投身抗战一线参加革命战争。有的光荣负伤、有的英勇献身。因此,工鼓锣被淮海地区民众亲切地称为“淮海锣鼓”。

工鼓锣属吟诵类曲艺,其声腔是在海州一带方言的基础上转化而来,带有似唱非唱、说唱相间的特点。唱腔淳厚质朴,说表丰富多彩,活跃在街前巷尾,农家门前或场院。据1985年统计,灌云县以此谋生的职业艺人就有两百多人。张同举就是这些艺人的杰出代表,曾参加19588月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,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。20009月,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张同举“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”荣誉称号。2006,工鼓锣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2、摇花船  

摇花船又叫做“划旱船”、“采莲船”,是春节、元宵节时活跃在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。人们用它来祝福新的一年国泰民安、福寿无边、财源广进。

民国初年,花船传入灌云。建国初期,灌云花船艺人已达70余人。花船一般都在广场上表演,一人坐船,一人撑船,唱一些地方小调、牌子曲,配合锣鼓节奏,做一些行船动作,类似于东北的二人转,伴奏人员随船同行。主要节目分长段和小段,长段有《二不全招亲》、《小二姐劝嫁》、《王妈说媒》等,小段有《三怕》、《小秃闹房》等共40多个节目。

旧时花船队走村串户,或在宽阔的街道边、广场上表演,引来数百人围观。表演时,一旁观众会故意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,让艄公难以回答。表演过程中会由专人收取观众送来的赏钱,有的大户人家觉得表演满意会给特别的礼物。礼物一般有压岁钱、年糕、团圆糕、果品、糖果甜点、旧衣物等等。

现在的花船表演除在本地表演外,也有外出到安徽等地串演的。节目除传统的以外,也有根据宣传工作的需要和满足不同群众的喜好,而自编自演的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   3、玩麒麟

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形状象鹿,头上有角,全身有鳞片,有尾。古人拿它象征着祥瑞。玩麒麟是流行于灌云农村的传统艺术形式,也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一大趣事,一般从大年初一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。活动一般由4-6人组成一个班子,用的是由彩纸和草扎成的麒麟道具,一人扛着,其余的人分别拿着锣、鼓、钹等乐器,走村串户,见景生情,随口编唱。唱词四句一段。内容古今都有,如到一般人家唱:“锣鼓一打格排排,麒麟报春把门开,麒麟不落无宝地,五路财神送进来”。主人给了喜钱再到下一户,如果在一户门前表演的时间越长,意味着主人将会给更多的喜钱。这种以道喜、说好话、唱吉祥词的艺术形式常常吸引很多观众围观和尾随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4、淮海戏

戏曲剧种,源出于海州、灌云、沭阳一带流行的“拉魂腔”,因以板三弦伴奏,又称“三刮调”,流行于苏北淮海地区和皖东北一带。其发源地灌云更是久盛不衰,当地人称“地方小戏”。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,乡土气息浓厚,以板式唱腔为主,兼唱部分民间小调。男女同弦异腔,女腔以〔好风光〕为基本调,男腔以〔东方调〕为基本调。此外还有:女腔〔二泛子〕、〔串十字〕、〔双起腔〕、〔彩腔〕、〔八句子〕,男腔〔金风调〕、〔龙门调〕、〔小丑调〕、〔僮子调〕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。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。淮海戏以手巾、扇子作为道具,女的穿长裙,男的穿大褂,戴上自制的胡子,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装扮。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。建国后,才根据剧目需要,制作灯光、布景、道具,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,淮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,素有“三十二大本”、“六十四单出”之称。1947年,灌云成立了“大众淮海剧团”,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淮海戏“剧团”。1956年,大众淮海剧团改名为“江苏省淮海剧团”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5、琴书

有两人说唱,主唱人手拉象三弦一样的乐器,边弹边唱、唱后说白。另一人左手拿着板子、右手敲琴,配合说书人的节奏。演唱的时间多在晚上,地点为街市或农村人多的地方,唱说的内容多跟工鼓锣差不多。

 

二、地方习俗

1、婚俗

灌云旧时婚俗从谈婚到论嫁的过程较长,一般约七八年时间,也有更长的,比如双方成年妇女在怀孕时就开始定亲的“指腹婚”和小孩出生后不久就由双方父母定下的 “娃娃亲”。

婚事从定亲到成婚一般要经过提亲、开生庚、过大礼、择日、装喜房、迎亲、送亲,最后成婚。

提亲,也称提媒、说媒,先由媒人(红娘)出面说合,男女双方见面相亲,满意后即请人“合婚”,又称“掐八字”。在合婚之后即可定亲。

传柬子是男女定亲的仪式,也是标志,男方随柬子送一些衣料、手饰、礼金给女方,称为“下礼”、“过礼”、“小礼”。

开生庚,当男女长到16岁后,即可成亲,媒人把女方的“生庚时”即出生年、月、日和时辰写在纸上交给男方,叫“开生庚”。

过大礼是在“开生庚”的同时,双方商定“过礼”的数量、时间,俗称“过大礼”。

择日子,过了大礼就要根据男女双方的“生庚时”请人推算“喜日子”,然后把它写在纸上让媒人送去,叫送日子,让女方提前做好准备。

装喜房就是对“新娘房”进行装潢布置,“长寿桌”、“喜鱼”和蜡烛是必不可少的。房门上还要挂上“麒麟送子”或“榴开百子”的门匾。

迎亲、送亲,指正朝当天,男方派人带上鸡、鱼等吉祥物到女方迎娶,叫迎亲;女方出门后,由其兄或弟,一个在前、一个在后进行护送,叫送亲。

在娶嫁过程中还有诸如压床、踏麻袋、坐富贵、拜堂、吃团圆饭、摸马桶、闹房、喝交杯酒、送房、戳窗、解怀脱鞋等活动,充满喜庆、快乐和风趣。

搂锅,正朝第二天,新娘由全福奶奶陪同上锅“搂锅”,新娘向灶膛塞三个草团,称“烧三把火”,寓意将来小日子红红火火。新娘从米斗里抓三把米撒在锅里,并用饭勺在锅里搂三下,全福奶奶在一旁道喜。搂锅后新娘包“团圆饼”。早餐全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饼。

2、生育习俗

怀孕,灌云人称为“有喜”、“害伢子”、“怀着了”。孕妇在临产时,婆婆和丈夫要在天井内烧香磕头,祈祷孩子顺利降生,保佑产妇和婴儿平安。

新生儿出生三天内要喂“三黄汤”(大黄、黄芪和黄连)、洗澡(边洗边说喜话)、起乳名。

婴儿出生六天要带上染成红色的熟鸡蛋向女方娘家报喜,娘家要在十二朝内用笆斗装上红糖、馓子、鸡蛋等给亲家送月礼。到了十二朝,就要“改案”了,在院内设香堂,供上清茶、水果、香、烛,烧龙牌纸,全家磕头、谢恩,祈求天地诸神保佑孩子长命百岁,并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喝喜酒、吃喜糖、抽喜烟,亲朋好友当然会给喜钱。

新生儿出生满百天,就要为孩子剃胎头,也叫“剃头刀头”,家长带上喜烟喜糖,还要付喜钱。

3、寿庆习俗

灌云地区寿庆习俗流传久远,老人60岁以上,每逢9的倍数年龄时,都会举行仪式祝贺。一般不选择整数龄,这叫“过九不过十”,同时也预祝老人健康永久,进而启迪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和对老人的尊重。

贺寿,亲友贺寿一般不送钱,而是送寿幛、寿字、寿联、寿酒、寿糕、寿桃、寿面、寿烛。但绝对不能送钟,因“送钟”和“送终”同音,不吉祥,故禁忌。

寿堂,寿堂陈设一般是在中堂悬挂《寿星图》,两边挂寿联,寿堂设供桌、点寿烛,寿庆者如是男性一般称“寿翁”,女性则称“寿母”,一般统称为“寿星”。

长寿衣,女儿为寿星做一身从褂子到鞋袜全新长寿衣,寿衣要做得略长略肥,切忌做短了、瘦了,以免与“短寿”谐音,不吉利。

暖寿,寿庆的前一天晚上,家人在一起吃面条,称为“暖寿”。

寿仪,正式贺寿时,堂中放一张八仙桌,寿星穿长寿衣坐八仙桌旁,面朝外,接受儿孙、亲友贺寿。来人一要为寿星送《寿星图》,二要送寿桃,寿桃用盘子装好,最好是一百零八个,亲友祝寿要说喜话,并有专人道好。

献寿,儿孙向寿星磕头祝寿时,每个人都要表示愿意从自己的寿限中献几岁给老人,并用红笔写在黄纸上,作为依据,本人签字画押,拿到土地庙烧掉,称为献寿,以讨寿星欢心。

寿筵,让寿星坐上席位置,开宴后,首先吃寿桃,然后再吃其他食品或菜肴,宾客、儿孙们要为寿星敬酒。寿筵一定要吃面条,称为“长饭”,寓意长寿。

讨寿,如寿星是80岁以上的,入席宾客、亲友多喜欢把吃饭的碗筷带走,称为“讨寿”,拿回家让孩子使用,可以过大寿。

冥寿,如果父母未及6070岁去世,其子女在亡父母6070生日为其过冥寿,仪式如一般寿庆。

现在,寿庆习俗除“献寿”、“冥寿”外,其他都基本保留,寿桃则多改为生日蛋糕,点生日蜡烛也成时尚。

4、丧葬习俗

入殓,人将死,换上新衣新帽,谓之“换衣”。而后移于柴草、凉席铺成的冷铺。咽气后用白纸盖身、火纸盖脸曰“蒙面”。头前放生米一碗,插筷子一双,曰“倒头饭”;头前、脚后各放油灯一盏,曰“照明”,并烧花纸轿、纸马、纸船、纸车和纸钱,曰“铺堂”。亲属子女披麻执杖,哭泣尽哀,等所有近亲及表叔娘舅聚齐后向遗体告别,即入殓封棺。

饯程,即为死者送行。入殓后,亲属为之择日饯程,讣告亲友,届时送礼吊唁,为死者饯行曰“送盘缠”。是日,丧户向西而行,沿途撒散冥币,和亲友设宴路祭,至相当路口,一火焚之,意为送死者往西天佛国。

发引,即抬棺埋葬。埋葬前必请阴阳先生看好风水墓地,曰“取风水”。届时孝子披麻执杖,带路先行,俗称领棺材头。亲友护送至墓地,挖坑、烘坑、安棺、填土,当晚还有复山、送火等程序。

守孝,亲人亡故,儿女守孝,分三年、一年、百日、七七等多种。守孝期内,儿女不剃头、不婚嫁、不娱乐、不放鞭炮。富者还请和尚放祭奠。清明上坟填土,十月朝送寒衣以表示孝敬和追思。

现在,由于实行火化,一些土葬的迷信习俗大多废弃,但人死后仍保留蒙脸纸、铺堂、泼汤、送饭、送盘缠等习俗。机关职工逝世一般要发讣告,印发死者生平简介、开追悼会、向遗体告别;设灵堂、挂遗像、挂挽联,孝子及亲友佩戴白花、黑纱,献花圈、锦、幢。火化后,骨灰送安息堂或公墓安放。

 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三、传统节日

1、春节

春节是灌云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旧时从腊月十八、九开始扫尘,民谚有“要得发,扫十八;要得有,扫十九”的说法。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送灶(祭灶神)、购年货、做豆腐、蒸年糕和馒头,为孩子老人做新衣。大年三十中午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“团圆饭”,午后贴春联,除夕(通称“三十晚”)发压岁钱、守岁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初一起床前,先吃开口糕,然后起床放开门鞭。鞭炮又叫“高升”,寓意新的一年高升发财。早餐通常是加糖的大米粥和鱼,也有吃汤圆之类,吃到最后碗里要留一些“残羹”,叫“年年有余”。早饭后要向长辈磕新年头,向平辈行贺年礼,见面时互道“恭喜发财”、“新年平安”。说书、唱戏、散财神、摇仓龙、舞狮子、耍猴子、玩麒麟,锣鼓喧天,十分热闹。

正月初五、十五(元宵节)、二十五,叫小年,通常吃饺子。先把第一碗盛起来祭祖上,然后全家人再团聚一起,美美吃上一顿。   

2、二月二

农历二月初二,当地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之说,意谓天气渐暖,龙亦开始活动而万物萌动。当地人在这一天有接出门闺女回娘家、祭土地神、打仓囤的习俗,这一天通常吃荠菜饼或荠菜饺,民谣有“二月二,挑荠菜,荠菜包饼筋拽拽”。

3、清明节

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当地家家户户有在门窗上插柳的习俗,中午包饺子吃,先祭祖,午后为祖先扫墓、烧纸、填坟。清明节还有“前十天,后十天”之说,祭祖、扫墓、填坟、烧纸多在前十天进行。

4、端午节

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,俗称“五月端”。古称五月为“恶月”,五日为“恶日”,是病疫多、灾害多之意,故有门插菖蒲习俗,为辟邪免疫之意。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端午节有吃粽子、鸡蛋和插菖蒲、艾条的习俗。

这一天,有小孩子的人家都要用杂草煮汤为孩子洗澡,并在小孩口、鼻、肚脐眼等处涂雄黄,换上新衣服,系彩丝线,佩香袋,意为去秽祛病、辟邪化吉,故也有“娃娃节”之称。

5、六月六

旧为天贶节,这天早晨有吃炒面(即面粉炒熟,用开水冲泡)的习俗,中午多吃饺子,据说可以去温热、免目疾、除腹痛。午时多晒衣被,叫“晒午时”,可以防霉防蛀。传说这天午时如下雨叫“湿龙衣”,主涝,将会降连阴雨40天,故有“湿龙衣四十天”之说。

6、七月半

农历七月十五,称中元节,俗称“七月半”。相传七月十五为三官(天、地、水)中的地官生日,故旧时民间是日多做盂兰会(佛语),超度亡魂。

这天,民间作为祭祖之日,故又称“鬼节”。境内盛行中午吃饺子,设宴烧纸,祭祀祖先。

7、中秋节

农历八月十五,居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节”,当地人也称“八月半”。中秋节皓月正圆,人间夫妇团圆,合家团圆,故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
中秋节,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团聚。中午全家欢聚在一起会餐,晚上要吃团圆饼,还要在门前宽阔的场地上摆上一张桌子,供上甜梨等物品进行赏月,放鞭炮、烧大香、对着月亮跪拜、祈求平安幸福,极尽天伦之乐。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吴刚伐桂”、“玉兔捣药”等神话传说,多沿此俗,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

8、重阳节

《易经》上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故九月九日为“重九”,又叫“重阳”。传说汉代人费长房,精法术。一日他对弟子桓景说:“九月九日,你家有天灾人祸,须用降色布袋,装茱萸挂于臂,再带菊花酒,饮于高山上,可避灾难……”。故后来相沿成俗,重阳登高。灌云境内有大伊山、伊芦山等诸山,这一天有很多群众从事登山活动,当地人还有吃重阳糕之俗。

1990年国家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,为尊老、敬老活动日。

9、十月朝

农历十月初一,俗称“十月朝”。民间有祭祖、上坟、烧纸之俗,故又称“招魂节”、“寒衣节”。灌云民间在这天为死去的亲人烧纸衣,称“十月朝送寒衣”。或到死去的亲人坟前焚化锡箔纸钱。

10、冬至

俗称“过冬”。这一天,中午设丰盛酒菜,全家会餐,晚上蒸馒头或烙饼。俗话说:“过冬吃块饼,一冬也不冷”,意谓身体强健,能平安度过寒天。

11、腊八节

农历十二月的初八、十八、二十八统称“腊八”。相传,初八日为佛教始祖释加牟尼成佛的日子。这一天,当地人用大米、杂豆,加入枣、栗、莲子等煮成素粥,叫“腊八粥”,以纪念佛祖。腊八后不久即是春节,故有“吃了腊八饭,就把年来办”之说。

12、送灶

相传家家有灶神,注视着人间善恶。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送灶神上天汇报人间善恶的日子。为了讨好灶神爷,各家烧香祷告,放鞭送行,谓之“送灶”。还有用麦芽糖粘灶神画像,并在灶马(纸质供品)两旁贴上: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对联,反映人们“求富求安”的心理期盼。

13、除夕

一年最后的一天叫“除夕”。又称“三十晚上”,民间对此节日非常讲究,合家团聚吃团圆饭,贴春联,扎摇钱树,打扫卫生,做好一切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。晚间举行接灶仪式,辞岁、守岁,盼望更好一年的到来。

 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 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灌云县的风俗习惯

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文化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